开化茶人李群勇荣获全国茶叶加工工(精制)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开化茶人李群勇荣获全国茶叶加工工(精制)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

李群勇

开化茶人,善为者,属种、收、制、品一体,一片片神奇的树叶在他们的手中产生巧妙的变化。茶人为茶之道,今荐李群勇。

福建武夷山,在刚刚结束的全国茶叶加工工(精制)职业技能竞赛中,开化茶人李群勇技压群雄,在全国14个产茶区省份近60名资深制茶人中脱颖而出,在理论、拼配、红茶初制、精制四项获得总分第一,实力夺魁。

闻着茶香长大

1975年,李群勇出生于池淮。父祖辈是淳安移民,除了一身制茶技艺,无面墙片瓦。在父亲的眼中,幼时的李群勇顽皮好动,和文静本分的哥哥截然相反。父母为了生计,在制茶时节,挑灯夜战,将做好的大宗茶供应给供销社,才有了兄弟俩一天的好饭食。李群勇闻着茶香渐渐长大,也深知做茶的辛苦。

初中毕业,李群勇的选择和哥哥也截然不同。哥哥考取了师范大学,而他,读了农业中学,想做农民。

毕业后,他和当时大多数年轻人一样,选择到大城市打拼见见世面,在饱尝社会的艰辛复杂之余,也收获了爱情。妻子是宁波慈溪人,义无反顾跟着他,陪着他一起走天下。印染工、钉扣工、技术员、送货工,开过饭店卖过菜,不安分的他终究还是回到了老家——开化。

决心做个茶人

同村同龄人在打工几年后都给家里盖了新房,面对这个“不争气”的老二,父亲难免失望。2000年,在和父亲的一次深谈后,李群勇下定决心,要和父亲学做茶。

这时的开化龙顶茶,也早已推陈出新,名优茶占据市场主要份额,父辈制的大宗茶渐渐成为了历史。看到儿子态度如此坚定,父亲“借”给他4500元,承包了村里37亩地,用来种植茶叶。

由于没有制茶器械,李群勇就将鲜茶交于同村茶商代为加工,可制成的干茶并不理想。从小闻着茶香长大的李群勇决定用茶商的机器自己加工,加工款照付。在经过自己的摸索和父亲的指点后,来年的干茶居然卖出了好价钱,赚了几千元。

2003年,李群勇通过自购、租用、交换等方式,自组“万国牌”茶叶生产线,开始了他的茶人生涯。“当年我就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去大胆地尝试,父亲则让我步子不要迈得太大,为此也和父亲红过脸,但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地继续做下去。”

以匠心传承茶叶制作技艺

经过多年打拼,李群勇制作的开化龙顶绿茶已在圈内小有名气,制作技艺成熟稳定,价格稳中有升,他的新想法也随之出现。2014年,他决定制作红茶。作为全国绿茶金三角产区的开化,生态优良,云雾缭绕,茶青优渥,制作出来的红茶品质自然出众。

立足纯手工,看书学习,拜开化资深茶人毛京和为师。在师父的引领和指导下,经过多次尝试,李群勇精制的红茶给开化的“开门红”系列增添了新品,“群勇牌”红茶走进了开化茶客的杯中,有的是淡雅花果香,有的是浓郁蜜香。

“做好茶必须要有好茶青。”为了寻找优质茶青,李群勇走遍了开化的产茶乡镇,更是翻遍了产茶山头。“开化青山绿水,处处是优质资源,这也让我找到了优质的鲜叶原料,我会把每次找到的鲜叶产地、特性一一记载,并根据不同的茶青分类而制。”粗放式甚至是无人管理的抛荒茶、野茶树,更是李群勇梦寐以求的鲜叶原料。

在高手如林的比赛中夺冠

与开化本土制茶大师切磋交流,奔赴产茶区观摩学习……经过钻研与打磨,李群勇练就了炉火纯青的制茶技艺。在2017年举办的开化县茶艺师比赛中,他崭露头角,夺得第一名。开化不少制茶人纷至沓来,交流学习制茶心得。

面对获得的荣誉与称赞,父亲则给他泼了凉水。“做茶人最忌讳的就是居功自傲,不管你获得了再多的荣誉,你要记住,我们是茶人,做好茶才是我们的本分,也是我们毕生的追求。”父亲的教诲醍醐灌顶,让他静下心来潜心做茶。

在去武夷山参加全国比赛前的一个月内,李群勇每天看书学习,充实理论知识,经常奋战到凌晨两三点。县农业农村局还就比赛科目对其进行了针对性训练,期间,李群勇的制茶技艺提高了不少。

以赛促学,既是比赛,也是交流。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制茶高手,李群勇通过交流也获得了丰富的茶学知识。经过李群勇和龙泉、遂昌两位茶人的共同努力,浙江队获得了此次全国比赛的团队第一名。

做一款好茶,很难,需要好材料、好工艺、好天气。做一款好茶,也易,惟以用心二字。开化作为全国知名产茶区,需要更多像李群勇一样的茶人,以心制茶,以情理茶,不但能将开化茗茶制作技艺得以传承,更能推陈出新,让“龙顶绿”“开门红”香飘万家。

图文/余问清 姚雪

编辑/郑玲玲 徐泽欢

监制/詹元鹏 吴莉莉

来源/开化传媒集团

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